那么,“雙童”是如何能夠成功穿越一個個經營周期,并保持有生命力、有韌性的成長的呢?一起看看創始人樓仲平在主題報告中怎么說。
“韌商”樓仲平:有韌性的個體
對創始人樓仲平而言,江西可稱得上是他的“第二故鄉”,他也在這里跟隨父親開啟了“雞毛換糖”之路。期間,父親樸素的商業觀,比如“出六居四”,如何跟客戶交易等,讓他潛意識中學會了“商業向善”和“利他思維”,這些都讓他在后期創辦“雙童”時更有同理心。
在“雞毛換糖”途中險象環生的經歷,更造就了他皮糙肉厚的韌性,讓他面對任何困難,都決不抱怨、迎難而上,用他自己的話來講,把別人“熬”下去了,“剩”下的就是贏家,也就“剩”者為王!
正是這種韌性,倒逼他自己不斷突破“草根”的局限性,學習互聯網、到高校進修、成為阿里宣講團成員、學習多元文化,最終登上各大高校講臺成為“草根教授”,并在2024年被評為“年度企業家”,讓“人有無限可能”這句話成為事實!
雙童:有韌性的組織
其實,樓仲平老師本次的《韌商:穿越周期、韌性成長》主題分享,也是《雙童文化研學班》下半場課程的精簡版,原版內容將近3個小時,故事更精彩、細節更豐富!
如果你也對課程內容感興趣,想要近距離鏈接到樓老師,歡迎加入4月25日第137期《雙童文化研學班》~
掃碼報名雙童研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