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情緒價值,是第一生產力!
在“雙童”的屋頂花園,種植了二十多品種200多棵果樹,年產近萬斤的水果!光琵琶、桃、梨、李、杏、橘、柚就有120棵,楊梅樹甚至都可以掛果兩千斤,重點是:所有水果全部與員工分享,一個不賣。
在這樣的環境下,給員工帶來一種精神上的我們叫情緒管理,那這種情緒的管理它一定程度上有它的價值:員工放松了、員工不抱怨了、員工就愿意待在這里了!

早在2001年,美國愛達荷大學商學院教授杰弗里·貝利就提出了“情緒價值”這一概念。用公式來表現:情緒價值=帶給他人積極的情緒體驗-消極的情緒體驗。說白了,就是剔除物質因素,人精神的欲望取向得到滿足而產生的價值。
企業管理者,要把握好不同員工精神欲望,要勾起這種欲望,就要求管理者懂人性、識人心。所以,在“雙童”這種開放包容的企業組織下,大家都愿意交流,不同思想碰出火花,員工認知就提升了,積極的情緒又驅動行為的產生,創新的概率由此增加,生產力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
2
企業人文,一定是環境的一部分!
在“雙童”新廠區七樓精心打造的生態園區里,栽種了豐富多彩的數十種花卉,不僅美化了環境,更營造了一個讓員工在視覺與心靈上都能得到放松的休閑勝地。這一舉措,無形中構筑了企業獨有的人文氛圍,讓員工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時,也促進了工作與生活質量的雙重提升。
在這樣充滿人文氣息的環境下,我在這個企業舒服了,我就高興、我就放松了,那我就愿意做,員工就愿意跟著我,這個時候你能說這個東西沒有生產力嗎?

員工們在屋頂花園釣魚,好愜意呀~
如果你的企業還在糾結人難帶,人難管的時候,就應該更多的放大維度,站得更高一點、看得更遠一點,從而去長維度的改善企業的環境和人文。
所謂的管理不是請一批很貴很貴的人,死死地盯著真正做事情的人,而是通過人文一層一層呈現出來的,順人性管理,從企業環境出發,替員工著想,讓員工過得像個人樣,這樣他們就自然而然替老板著想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