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報訊(記者 錢關鍵)記者昨天獲悉,10月6日在印度新德里召開的第64屆ISO國際標準年會上,義烏企業“雙童吸管”等起草并申請提交的《聚丙烯飲用吸管規范》國際標準草案的終稿,順利討論通過。
吸管ISO國際
標準終稿形成
“雙童吸管”公司董事長樓仲平說,此次,包括公司總經理等公司一行多人,赴印度參加了國際標準年會。這次會議緊張高效,在《聚丙烯飲用吸管規范》ISO國際標準的分組討論會上,由中國、泰國、德國、美國、英國和日本等12國政府或企業的代表先后發言,經過一天的緊張討論,對標準主席國的中國和泰國企業代表起草編制的《聚丙烯飲用吸管規范》國際標準的所有條文進行最終的程序性確認,在參與各國代表的一致同意下形成了本項國際標準的終稿。其中,雙童是該標準的最主要起草單位之一。
第64屆ISO年會吸管國際標準分組討論會場
昨天,身在尼泊爾的雙童公司董事長樓仲平,通過短信告訴記者,相較于上一稿,這一稿《聚丙烯飲用吸管規范》在某些細節方面進行了修改,對一些細化標準,作了更嚴格的規范。
標準起草和制定
歷時8年
據介紹,這一標準的起草和制定,前后已歷時8年,分別在5個國家召開過5次專家討論會,最終形成了現在的《聚丙烯飲用吸管規范》ISO國際標準。此次會議結束后,這一標準將盡快上報總部位于瑞士日內瓦的ISO國際標準委員會,由委員會秘書處通過該組織系統分發給117個成員國進行投票表決,獲得2/3票贊成通過,《聚丙烯飲用吸管規范》ISO國際標準,就成為塑料吸管行業組織生產、驗收、評判和糾紛解決的全球性法律依據。
參與國際標準會議的雙童高層管理團隊
調查表明,我國70%的出口企業,三成以上的出口產品受到國外技術貿易壁壘的限制,占出口損失總額的九成左右。因此,中國制造企業參與行業國際標準制定,不僅可以根據中國制造企業來定制標準,還可以幫助中國企業在國際貿易中免受技術壁壘的侵害,從而獲得更多的行業話語權。
相對于我國企業參與國際標準制訂時的喜悅,國內吸管行業現狀卻并不容樂觀。“目前國內的數百家生產企業中,有不少是無證生產。一旦國際標準通過,對于這些企業而言,要么盡快適應新的生存法則,要么就是淘汰,換句話而言,就是重新洗牌的過程。”樓仲平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