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蔣守洋
當前,義烏正處在轉型發展的關鍵期,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上還是依賴低端產業、低成本勞動力與資源環境消耗。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引領和支撐作用,全面提升轉型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已成為義烏經濟保持健康發展的關鍵環節。
義烏是全球小商品貿易中心,義烏市的小商品市場以中小型企業為主,義烏的中小型企業是義烏產業的主力軍,可以說,中小企業的轉型成敗關系到整個義烏的轉型升級的大局。
帶著好奇與諸多問題,中國義烏網記者走訪了義烏企業科技轉型的代表——義烏市雙童日用品有限公司。
創新讓企業保持活力與生機
走進雙童的樣品間,滿滿的各式吸管讓人眼花繚亂。當家人樓仲平說起自己的產品如數家珍,上百個品種的產品從低端到高端,從實用到創意各不相同。
對于產品的創新類型,樓仲平介紹主要有三類:一是產品的情感化,在吸管上融入文化、情感因素。二是產品的多功能,對吸管自身功能進行拓展。三是產品的娛樂化,對吸管進行創新改造,使其具有玩樂功能。
產品創新帶來的改變是巨大的,十年來雙童吸管從最初的幾個品種擴容為包含不同類型的上百個品種,銷量也大幅提高,僅藝術吸管每月就能給公司帶來400萬的銷量。
除了產品創新,雙童還在材料上開展突破研究,先后發明了吸管夜光材料的制備方法、高透明可降解材料的制備方法等行業最新技術。目前,雙童正在研發玉米淀粉等生物材料在吸管生產上的應用技術,一旦研發成功,不僅可以降低原料成本,還能實現對環境的“零污染”。
招才引智創造行業專利第一
都說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誰擁有一流的創新人才,誰就擁有一流的發展優勢。
為了加大創新力度,雙童從2010年開始有針對性的引進專業人才,并在生產、銷售、技術等一線領域自我培養創新人才,還專門成立了一個12人的創意小組。
同時企業鼓勵全體員工創意創新,并給予現金獎勵,對于成功申請使用新型專利的給予1000元獎勵,發明進入產品開發的給予10000元獎勵,并在三年內給于萬分之四的提成。
此外,他們還通過微信、微博公開向網友征集創意,先后與北京工商大學、北京服裝設計學院、浙江師范大學等院校開展校企合作,給企業創新團隊注入了思維活力。接下來還將與義烏工業設計中心開展合作。
幾年下來,雙童積累的專利有170多項,有效專利120多項,其中發明專利5項,專利數占到全球吸管行業專利的2/3以上。
中小企業應當做義烏創新的靈魂
談起義烏的產業轉型升級,雙童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樓仲平有另一番思考。
在他看來,義烏市場結構、產業結構、經濟結構和勞動素質結構等問題,無不與科技創新能力、人才隊伍水平密切相關。只有大幅度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才能真正破解這些發展難題,牢牢把握轉型發展主動權。而這個過程中,作為義烏經濟最重要主體的中小企業要發揮靈魂性的作用。
樓仲平認為,義烏的小商品是支柱產業,中小企業有著“船小好掉頭”的優勢,而小商品行業中的創新又比其他行業來的容易和直觀。微創新是最適合也是最可行的義烏企業創新形式。在義烏現有的工業基礎上要做出改變,必須要把小商品行業的創新提到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上來。
加快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就要鼓勵義烏中小企業廣泛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對現有裝備設施、工藝條件及生產服務等進行改造提升,推進“機器換人”,采用機械、控制、計算機等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優質品率。
中小企業是創新發展的中堅力量,要立足義烏發達的特色優勢小商品行業,圍繞上下游產業,鼓勵和支持現有中小企業在各自細分領域持續不斷地開展“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的科技微創新,讓廣大的中小企業做義烏創新轉型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