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落下的雨是“寶貝”
“雙童”的廠區內有著縱橫交錯的管道,這些管道“上天入地”,把一個個雨水坑和蓄水池有序連接,并延伸進廠區車間和生活區的眾多角落。
“看似一個簡單的管道組合,其實也是一種創意。最初萌生這樣的想法,還是受老天的‘脅迫’?!薄半p童”的一位企業高管告訴記者,生產吸管需要大量的水,一年用水量超過18萬噸,單是水費就要幾十萬元。
對于企業來說,這可不是小數目。但更讓企業傷腦筋的是,曾經有幾年時間,義烏經常缺水,生產和生活用水時常“斷檔”。
“雙童”掌舵者樓仲平會動腦子,也非常關注國家政策走向和行業發展趨勢。進入新世紀,隨著能源消耗的增加,節能減排逐漸被社會所重視。他清醒認識到,企業要良性發展,就得從粗放型老路上拐出來,走循環經濟的新路。
新路怎么走?因企制宜,從“水”起步!早在2003年“雙童”籌建新廠房之時,樓仲平就打起了節水“算盤”,結合企業工藝特點和廠區格局,自己設計出了一套雨水收集系統。系統其實并不算復雜,就是在屋頂、路面、綠化帶中排出200多個“雨水收集坑”,用管道把它串成一個整體,經過濾匯集到一個面積500多平方米、總蓄水量為1200噸的池塘里。
“當初的這個點子絕對是個金點子,給企業帶來了很大好處。”“雙童”辦公室主任吳某說,“雙童”這些年把收集起來的雨水用在車間冷卻用水、車間馬桶沖洗、綠化澆灌和馬路沖洗等方面,為企業節約了不少錢,節水其實就相當于是在創造經濟效益。
“中水回用”是“浪子回頭”
在很多人眼里,工業廢水、生活污水是個“壞孩子”,這些水直接排出去,確實很“壞”,因為它們會污染環境。但讓其轉一轉、化一化,成為“中水”再生利用,這“壞孩子”就算“浪子回頭”了。
“雙童”的節水“算盤”不單只打到了雨水頭上,通過“中水回用系統”,工業廢水、生活污水也被利用起來了。所謂“中水回用系統”,就是在員工生活區的衛生間內鋪設管道,員工洗臉、洗澡、洗衣服所產生的廢水,通過管道匯集到廢水池,用細沙、木炭進行隔離和技術處理。經過處理后的水,會流入專門的中水儲存池中。據了解,雙童的中水儲存池蓄水量達1500噸,就建在企業的綜合樓前面。
“我們把這些再生的水資源充分利用起來,一點也不浪費?!币晃粏T工指著管道說,中水通過設在池中的抽水泵,打到屋頂,專門用于企業200余個宿舍衛生間的馬桶沖水。單這一項,每年就可以節省生活用水2.5萬噸,為企業節約用水支出12萬元左右。
“雙童”對水真可謂“煞費苦心”,單是一個衛生間就有6路水管,一路水管是自來水,給員工洗漱用;一路水管是純凈水,給員工飲用;一路水管是從車間輸送過來的50度左右的“冷卻水”,給員工洗澡用;一路水管是員工洗臉、洗澡、洗衣服用后的污水,經過過濾、凈化流到中水池;一路水管是中水池的水,打到屋頂再下來沖馬桶;還有一路水管是沖洗馬桶后的水,排到廢水池。
“雙童”通過“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在節約水資源的同時,還大大減少了污水和廢水的排放,緩解了城市下水道的負荷,還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據了解,以前“雙童”每個月的用水量不低于1萬噸,而記者從“雙童”近期的企業報表上看到,“雙童”今年1月份的用水量僅為3000噸,企業在規模擴展、人員增加的情況下,自來水用水量卻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