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著名集團招聘要求中提及需要應聘者“抵押房產終身服務”,承諾做到“忠誠不謀私,顧事業不顧家”的事件被炒得沸沸揚揚,被不少網友戲稱為“現代賣身契”。
雖然這個事件中的集團單位最終道歉了事,但事實上還是有很多企業認為忠誠的員工就要一輩子留在公司,甚至用各種嚴苛的要求去束縛和捆綁員工,最終卻不歡而散。
那么,什么樣的員工才是“忠誠”的員工呢?企業與員工的關系應該是怎么樣的呢?一起來看看樓仲平是怎么說的吧!
企業與員工的“忠誠”關系
樓仲平認為,所謂“忠誠”的員工并非要一輩子留在公司,只要他在契約范疇內不違背公司,在合約解除后不損害公司,就是“忠誠”的員工。
現在很多企業把人情、情懷、感恩放到管理當中,但企業是一個運行當中的商業團體,它的本質是建立在“責、權、利”平衡上的,應該用規則和契約來規范員工與企業的關系,而不是要求員工向企業效忠,還要一輩子留在公司里。
隨后,樓仲平又在視頻中分享了他眼中員工與企業之間的“忠誠”關系:所謂“忠誠”并不是要求員工單方面向企業效忠,而是企業和員工之間相互忠誠,相互理解。
在“雙童”,員工付出勞動,企業給予報酬,員工與企業之間,本質上還是相互的“交換關系”,不需要用感恩來聯結。
與此同時,我們理解員工是有血有肉的“人”,而非單純的勞動力,對待員工少“畫餅”,少抒情,懂得換位思考,不去“道德綁架”員工,處處體現尊重、公平和雙贏,讓員工真正產生歸屬感。
所以,“雙童”通過愿景展現、目標設立、規則訂立和激勵兌現,幫助員工成長!如:“雙童”從2004年就逐漸推行全方位崗位考核、內部創新提成等業務合作方式,以此激勵員工。
在2018年12月19日,在“雙童”第一期股權激勵啟動大會上,“雙童”首批12位核心員工正式簽約成為“雙童”的經營伙伴,我們以股份合伙、業務合伙等“合伙激勵”的 方式讓優秀人才變為合伙人,讓員工和組織的目標長遠契合、共同生長、共享價值創造的有效延伸!
近兩年來,“雙童”將企業的核心價值觀修訂為:致力成長、協同共生,強化“以奮斗者為本”,鼓勵員工價值創造。
同時,“雙童”堅定地推進自主經營的自營體建設,讓公司成為一個創業創新平臺,讓更多有潛力的管理者成為自營體的經營者!
比如,2007年,“雙童”首個自營體——義烏市雙童進出口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樓仲平從未干涉進出口公司任何管理工作,全部交給張國俊,讓他當一個真正的老板。目前,雙童進出口有限公司擁有了非常專業的業務和客戶管理團隊,為全球各地客戶提供專業的商品采購和出口服務。
雙童進出口有限公司團隊
再比如:2018年,品牌拓展部也成為了自營體。自成立以來,品牌拓展部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短短一年就提前超額完成了公司設定的三年目標,為公司開啟了全新的征程。
未來,“雙童”將更加堅定地推動企業從“管理型企業”向“平臺型企業”轉變。從而形成“公司搭建平臺、員工努力創造,企業和員工共同成長”的協同共生關系。
忠誠,是相對的,更是相互的,企業與員工之間不是單方面付出和感恩的關系,而是應該相互忠誠、將心比心。唯有如此,員工才能在“同理心”的引導下做出轉變,通過企業與員工的共同努力,共同成長,創造出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