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由長沙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長沙高新區信息產業園主辦,競網集團、《中外管理》協辦,百度(長沙)創新中心承辦的2018產業互聯網創新大會在長沙隆重舉行!
大會上,第二屆“中國造·隱形冠軍”評選會正式啟動,持續6個月的評選由此拉開序幕。作為首屆“中國造·隱形冠軍”獲獎企業,“雙童”樓仲平也作為分享嘉賓受邀前往此次盛會!
本次活動中,樓仲平受邀分享《“一根吸管”的思維蝶變》主題演講,分享互聯網語境下對“產品認知”的新思維!
01
“產品”真的只是產品本身嗎?
首先,樓仲平講述了在世人傳統的認知中,吸管是典型的“低、小、散、弱”的小商品,一根吸管“幾厘錢”,做吸管必然是傳統制造企業!但是,適逢今年改革開放40周年,“雙童”卻作為義烏制造業代表,連續上了央視《焦點訪談》、深圳衛視《圖鑒中國》、江蘇衛視《美好時代》等十多個專題節目,這足以說明在創業的路上,“做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怎么做”!
回首過往,早在2003年,當大家都認為吸管產品不值得做品牌、市面上所有的吸管包裝都是一個樣子的時候,樓仲平就開始了他的思維迭變,率先注冊了“雙童”商標,并通過持續多年的努力將其做成了“中國馳名商標”。
而在通過注冊商標的過程中,樓仲平又接觸到了電腦,迷上了互聯網,從而打開了他通向世界的窗口,成為了中國的第一批網民,并推動了企業的信息化應用,讓“雙童”搶先一步轉型成為外貿企業,在激烈的商海競爭中得到了更多先機!
可以說,在“雙童”發展的過程中,樓仲平不斷地通過改變自身,去探索,去迭代,用與時俱進的互聯網思維去理解創業、理解產品,從而引發思考:
而在研發創新產品的過程中,樓仲平更加深刻認知到,產品未必只是產品本身,還包括了一層層產品外延的屬性。
02
“雙童”為何總是“不務正業”?
于是,從2003年開始,樓仲平開始“不務正業”,一方面從日本引進了節能降耗設施,將企業的雨水、中水、廢氣都得到有效的循環利用,另一方面,“雙童”投入上億元資金建設了一座高品質、高標準的花園式廠房,給員工營造了優質的硬件環境。
雙童為何要“不務正業”的去做節能降耗?戳視頻:
https://v.qq.com/x/page/d081649ufn0.html
看過VCR和照片,樓仲平也替現場觀眾說出了他們心中的疑問:“雙童”十多年前就做節能降耗系統,大家是否覺得他很有覺悟?有企業家精神?“雙童”建設如此高標準的廠房只為了做“一根吸管”,成本是否太高?
緊接著,樓仲平也繼續“賣關子”,通過一段介紹“雙童”產品的小視頻,徹底改變了大家對于吸管產品的傳統認知:
聽吸管妞介紹“雙童”的產品!
https://v.qq.com/x/page/o07731co2qu.html
看過介紹“雙童”產品的VCR,樓仲平直言不諱地說道:希望大家不要聚焦在產品的本身上面,而是應該思考為什么會呈現這樣的產品,為什么小小吸管會受到如此大的關注度?大家一定要理解,這些關注的本身并不在于產品,而在于產品思維,產品思維讓產品有了廣延的屬性,使其成為了一個真正完整的產品!
隨后,樓仲平終于解答了他前面課程所設下的鋪墊:原來,做節能降耗和高品質廠房硬件并不是所謂的”不務正業“,而是樓仲平通過脫離產品本身、脫離企業管理本身,站在一個更高的高度用更大的維度去思考產品,從而解決更為前瞻性的問題。
例如,做節能降耗設施實際上是為了能夠給企業省錢的同時,不對周邊環境和社會造成危害。又例如,建設高品質廠房實際上是為了企業的長續穩健發展,不產生破窗效應,改善員工的行為習慣,從而從源頭上保證產品的衛生潔凈。而當你做了對環境有利、對他人有利、對社會有利的事情之后,最終將會對你自己有利!
03
互聯網語境下對“產品思維”的新認知
將以上邏輯全部呈現完畢后,樓仲平也將課程引入最為精彩的總結部分。
樓仲平坦言:當我們在認知產品的時候,實際上需要用更大更廣的角度,也就是需要產品擁有精神屬性、文化屬性等。所以,傳播非常重要!
于是,樓仲平和大家分享了“雙童文化傳播樹”思維模型,通過亮點營造、自媒體傳播、價值觀傳播三大模塊,把企業的傳播工作做得有聲有色。
隨后,樓仲平呈現了本次課程中的最為重要的“產品認知模型”。在產品本身內核不發生改變的情況下,產品的外延呈現了文化性、精神性、趣味性、情感性,通過這四個IP的持續外延,又繼續形成了產品的種種不同屬性。在此過程中,產品本身得到了弱化,而精神屬性得到了不斷外延和強化,從而在得到受眾的認同后,這些產品屬性將以口碑傳播的形式,讓受眾主動與產品發生鏈接。
舉個例子,當時《金華日報》在采訪“雙童”時,曾經給我們總結了一個標題,叫《屢戰屢敗、屢敗屢退、屢退屢轉、屢轉屢升》,用兩句話來解讀就是“你做的東西我不做了,我做的東西你未必做的了”。實際上,你做不了的并不是占我10%的產品本身,而是占我90%的精神屬性和文化屬性!所以,企業唯一不可復制的,唯有思維認知!
最后,樓仲平也總結道:“雙童”用了25年改變了這個產業,其實歸結為兩點,第一點,運用差異化思維,把“低、小、散、弱”做到“高、大、上”。第二點,在普遍浮躁的時代下,唯有堅持專注,唯有不斷地細分,你才有把這種“不可能”逐漸做成“可能”。
所以,在互聯網語境下,我們要用互聯網的思維去理解產品,“做什么”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做”!“一根吸管”都可以,還有什么不可以?
結尾小花絮:
在課程結束的最后,樓仲平再次給大家分享了一個關于“雙童”食堂的VCR,逗得全場觀眾都笑開了懷!那么,請大家來說一說,請問企業食堂與產品思維有沒有關系呢?歡迎大家給吸管妞留言互動哦!
“雙童”食堂VCR分享
https://v.qq.com/x/page/b0816r4okw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