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主辦方統計,義博會開幕首日交易成交額35.2億元,比上屆增長26.7%,其中主展館成交額為22.8億元,分會場12.4億元。主展館境外客商報到共7218人,比上屆增長27.2%,分別來自107個國家和地區;境內專業觀眾18757人,比上屆增長39.5%。
在這一串令人驚喜的數字背后,我們發現今年的義博會展示的不僅是專業商品交易會的面貌,也是各個商家粉墨登場的絕佳舞臺。有的企業以模特走秀、擺造型、送贈品吸引眼球,有的企業就老老實實用新產品拓展市場。不管怎么樣,今年義博會給人的感覺就是亮點很多,新東西也很多。
義烏名企精心布展吸引眼球
義博會的C館國際精品館應該是當天最熱鬧的地方,C館的參展商人數也最多。C館幾乎都是特裝展位,各個展位以自己企業的形象色作為主色,裝飾成不同的風格。
以往在專業日用商品展會上難得一見的“真人秀”昨天也出現了。義烏知名襪業制造企業夢娜的展位前,3名人體彩繪模特身著內衣擺造型,引來了許多好奇的目光。臨近中午的時候,該企業開始發送襪子作為贈品,轉眼間,展位前就排起了長龍。
緊靠著夢娜的是義烏另一知名的襪業企業浪莎襪業,他們同樣啟用了模特,讓一個穿魚眼襪的美女在現場走動。接著,同樣送起了贈品,是明星海報和手提袋,吸引了很多人排隊領取。
但幾名經常參加專業展會的外國參展商表示,商家如此興師動眾地吸引眼球,對他們采購商來說并不能促使其增進采購意向,現場圍觀的人太多,反而會影響到洽談和看樣。
另外一些知名企業對于吸引眼球也有自己的見解。義烏三鼎織造號稱“全球最大的彩帶企業”,它的展館比較簡潔,但看得出還是經過精心地布置。三鼎企業本次義博會的負責人周主任認為,企業發展到一定的規模,在義博會上已不將具體的銷售額、訂單量作為考衡的標準了。“提升企業的形象是主要目的”。
義烏“小商品精神”的代表雙童吸管的董事長樓仲平也在自己的展會上忙碌。樓董事長說,義博會辦了十二年,已發展成為企業展示品牌的舞臺,是企業與新客戶、老客戶之間的紐帶。“在會上有銷量當然好,沒有銷量也不會失望”。至于企業在展會上吸引眼球的亮點,他認為是細節,展位的每個環節都做到完美,就能給客戶以信任感。
中小企業變著法推新產品
相比C館,義博會的其他展館就平實很多,很多商家簡單地擺了幾個商品柜和幾張桌椅就開展了,他們也自有吸引客戶的絕招。
杭州科迪化妝品有限公司在展位的醒目位置掛上了一幅“自制廣告”:one dollar cosmetics (商品1元1個),下面是各種化妝品的圖片。該企業的銷售主管袁先生對這句廣告語很滿意,“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國客商,不僅針對中東比較低端的客商,歐美等地高檔的客商也會感興趣。”他們企業在義烏設有門市部,今年是第四次參加義博會了,按往年的經驗來看,“在義博會上推新品是維系老客戶、開拓新客戶的有效途徑。”
義烏櫻菲化妝品有限責任公司的吳總經理在本屆義博會推出了純天然概念的洗浴用品,很受客商好評。“現在國際上流行純天然的生活用品,我們企業借著義博會的平臺推新概念產品,更能為中外客商接受。”
據義博會組委會統計,今年參展的商品有60%以上是新產品,其中飾品、工藝品的新品占到行業的70%以上,而這兩種商品歷年都位居義博會成交排行榜的前兩名